天賜材料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億元-15.5億元,同比增長75.1%-101.04%;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42.6億元-44.6億元,同比增長174.19%-187.06%。

天賜材料

10月10日晚間,天賜材料(002709)發布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億元-15.5億元,同比增長75.1%-101.04%;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42.6億元-44.6億元,同比增長174.19%-187.06%。

天賜材料

天賜材料表示,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計大增,主要原因為受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增長的影響,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及正極材料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時公司新產能持續投放,隨著產品原材料自產率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電池網注意到,9月29日,天賜材料發布公告,公司多個鋰電材料項目已進入試產階段:

年產15萬噸鋰電材料項目建設內容中的年產6萬噸液體六氟磷酸鋰裝置及年產15萬噸電解液母液配制裝置已于2021年11月開始試生產,目前處于穩定生產狀態中。子項年產7萬噸溶劑裝置已取得了試生產許可批復,該溶劑裝置于近日正式投料,進入試生產階段。

年產40萬噸硫磺制酸項目已完成了生產設備的安裝及調試并取得試生產許可批復,并于近日進入試生產階段,目前項目已處于穩定生產狀態。

年產5萬噸氟化氫、年產2.5萬噸電子級氫氟酸(折百)新建項目子項年產5萬噸氟化氫裝置目前已處于穩定生產狀態;子項年產2.5萬噸電子級氫氟酸(折百)裝置已于近日取得了試生產許可批復,項目裝置已正式投料,進入試生產階段。

年產1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于近日取得了試生產許可批復,并進入試生產階段,目前已實現連續多批次合格產品的生產,項目產能爬坡中。

天賜材料表示,上述項目均為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的募投項目,上述項目的完工及試生產開始,標志著公司在鋰電材料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循環產業園建設的持續加強以及日化材料新增產能的釋放,能有效提升公司未來在電解液材料及日化材料的長期競爭力,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

此外,9月28日,天賜材料還披露了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結果。公司本次發行人民幣34.1050億元可轉債,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共計34,105,000張,按面值發行。其中,原股東優先配售的天賜轉債總計為22.94億元,即22,936,513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67.25%;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金額達11.01億元,即11,006,398張;主承銷商包銷可轉債的數量為162,089張,包銷金額為1620.89萬元,包銷比例為0.48%。

根據此前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天賜材料此次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擬用于年產15.2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年產2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項目、年產6.2萬噸電解質基礎材料項目、年產4.1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一期)、年產6萬噸日化基礎材料項目(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天賜材料表示,在電解液領域,公司積極布局六氟磷酸鋰、新型鋰鹽、添加劑、循環溶劑等中間體產品,加強電解液核心原材料供應能力,形成了基礎材料-電解質/添加劑-電解液的自身產業鏈閉環,將進一步增強成本管控與行業議價能力。

同時,隨著整個產業鏈集中度的提高,上下游的綁定越來越緊密。2021年,天賜材料開始陸續與寧德時代、LG等客戶簽訂長期供貨協議,鎖定電解液產量的背后,客戶更看重的是現階段供應偏緊的LiPF6產能。此外,公司與Tesla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擴展了國外優質汽車客戶資源。

在日前的調研活動中,天賜材料表示,今年公司客戶占比較為穩定,各家客戶均在持續上量中。公司也積極進行新基地的建設及產品/原材料的擴產,以響應客戶未來的發展需求。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正極材料
電解液
天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