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網據證監會及交易所官網梳理發現,今年第三季度,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已有56家企業IPO取得最新進展。其中,12家已闖關成功,敲鐘上市,43家闖關在途,更新動態,1家終止撤回。

圖片來源:豪鵬科技

圖片來源:豪鵬科技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依然呈井噴態勢發展,鋰電池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為搶占發展先機,不少電池產業鏈企業爭相拓寬融資渠道,IPO進程不斷加快。 

電池網據證監會及交易所官網梳理發現,今年第三季度,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已有56家企業IPO取得最新進展。其中,12家已闖關成功,敲鐘上市,43家IPO在途,更新動態,1家終止撤回。

2022年第三季度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上市情況 

2022年第三季度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IPO最新動態

經梳理,今年三季度,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在開啟資本市場新征程與沖刺資本市場的過程中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上市企業普遍超募。從今年第三季度統計在內的12家上市公司來看,招股書擬募資總金額原為192.32億元-211.65億元(天齊鋰業擬募資金額為區間),通過發行實際募資總金額高達378.44億元,接近計劃募資總額的兩倍,超募數額達到166.79億元。從單個上市公司募資情況來看,除兩家實募額未達原定計劃外,其余9家均存在超募情況。其中,超募翻倍以上的就達7家,另有3家略有超募。

從超募數額來看,華寶新能超募51.53億元,超募百分比達762.28%;萬潤新能超募51.27億元,超募百分比達406.26%;華盛鋰電超募20.54億元,超募百分比為293.43%;信德新材超募17.11億元,超募百分比為263.23%;驕成超聲超募10.34億元,超募百分比243.29%;紫建電子超募5.93億元,超募百分比121.52%;天力鋰能超募9.03億元,超募百分比108.01%;捷邦科技超募3.86億元,超募百分比70.18%;帕瓦股份超募2.34億元,超募百分比15.5%。同時,天齊鋰業港股IPO略有超募。

二是上市“后備軍”批量涌來。從今年第三季度統計在內的43家IPO在途且更新動態的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來看,有5家新獲證交所受理,29家在5/6月份獲受理后,于7/8月份已到問詢階段,5家通過上市委會議,4家已提交注冊??梢钥闯?,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正批量涌向IPO,欲通過上市進入資本市場。 

從上述43家企業的業務領域來看,涉及鋰電設備領域的供應商共有18家,涉及電解液領域的生產商共5家,涉及正負極材料的生產商有3家,電池方面制造商3家,電池結構件生產商3家,銅箔生產商2家,電池原材料供應商2家,隔膜、鋁塑膜生產商各1家,還有其他廠商6家,幾乎涵蓋電池新能源上下游全產業鏈。從擬募金額來看,上市“后備軍”預計總募資金額達384.81億元。 

三是電池頭部企業“強勢助攻”。電池網梳理發現,受益于電池頭部企業的大幅擴產,下游材料及設備供應商們正紛紛趕來IPO。從統計在內的56家(上市+更新動態)企業的招股信息來看,招股書中明確列出進入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供應鏈體系的已超25家。其中,鋰電設備生產商思客琦2019-2021年向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27.92%、43.31%和65.71%;譽辰智能近三年對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20%、69.45%和44.93%;鋰電銅箔供應商德??萍家雅c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就2022年2025年每年承諾供應量及最低采購比例、相關違約責任進行了約定(2022年1-8月,寧德時代實際完成協議約定最低采購量的85%)…… 

除了寧德時代,56家企業中不乏有同時進入比亞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動力電池頭部企業供應鏈體系的公司:正極材料生產商湖南裕能近三年對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合計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達到93.18%、91.12%、95.43%和84.18%;電解液供應商珠海賽緯已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捷威動力等優質客戶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宏工科技鋰電設備產品也已得到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億緯鋰能等下游行業知名客戶的認可與接受。此外,逸飛激光、信宇人、??乒怆?、雙元科技、金楊股份等等也均與多家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四是融資速度加快,IPO預備跑。電池網在梳理第三季度IPO動態過程中注意到,除了已獲證券交易所受理的擬上市公司,還有不少電池新能源企業在加速融資的道路上狂奔: 

9月,鋰電銅箔生產商華創新材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此次融資,除了基金公司外,還吸引了包括問鼎投資(寧德時代)、億緯控股(億緯鋰能)、國軒高科動力能源(國軒高科)、前海弘盛(欣旺達)、珠海冠明(珠海冠宇)等5大上市電池廠的青睞;鋰電裝備企業捷盟智能完成近3億融資,欣旺達/上汽等參投;新能源退役鋰電池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恒創睿能也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值得關注的是,恒創睿能8月份才剛剛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商錦源晟也完成超1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將用于實現從資源到正極材料的一體化布局……

8月,金晟新能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該輪融資完成后,金晟新能股東陣營已集齊電池企業、整車廠、4S店經銷集團等新能源車產業的全鏈條企業與一線投資機構;鋰電池隔膜制造商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獲得13.7億元增資,增資完成后,公司總估值近70億元。據悉,厚生新能源上一輪融資發生于2021年12月,增資價格為1.5元/股。半年多時間,融資價格上漲了165.33%…… 

7月,電池回收企業深杰成新能源宣布完成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將主要用于電池回收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張;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初創公司珩創納米完成逾億元人民幣融資,將用于5000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LMFP)的研發與生產…… 

五是發行境外GDR熱度持續。除了向國內資本市場發起沖鋒,不少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還將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場。據電池網此前統計,為推進國際化戰略,已有9家上市公司官宣發行境外GDR。其中,包括杉杉股份、科達制造、國軒高科、格林美在內的4家公司已成功發行,募資金額超百億,約15.2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3億元)。另有欣旺達在途,7月26日消息,公司發行境外GDR并在瑞交所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此外,星源材質、杭可科技、杰瑞股份、領益智造也已先后公告計劃發行。 

結語: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市場持續高景氣度,帶動了國內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及細分市場企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產業發展需要的資本支持也與日俱增,企業通過IPO、上市、境外發行GDR等多種渠道融資,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給予“補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PO在途企業和新上市公司也持續加碼技術研發,募投項目中不乏出現研發中心項目建設及技術研發等關鍵詞匯,相信在市場需求、資本賦能與技術加碼之下,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將邁上新階段。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正極材料
電池原材料
鋰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