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寧德時代
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測算數據顯示,考慮到鈉離子電池各潛在應用場景對電池的需求量,理論上在100%滲透的情況下,鈉離子電池2026年的市場空間可達到369.5GWh,理論市場規?;驅⑦_到1500億元。
鈉電池的主要優勢是資源儲量豐富(在地殼豐度是鋰的1000倍以上)、高安全(熱失控溫度比鋰電池要高)、低成本(理論上,集流體均為鋁箔,比銅箔成本低)、高低溫性能優異、轉換效率高、可快充等等。同時,由于制造工藝與鋰離子電池相似,現有的鋰電設備大部分可兼容鈉離子電池的生產。
“鈉”里風光無限!作為下一代理想的儲能電池技術,近年來鈉電池的發展備受業內關注。除了政策支持外,目前,寧德時代、多氟多、欣旺達、中科海鈉、華陽股份、容百科技、鼎勝新材、貝特瑞、璞泰來、振華新材、傳藝科技、鵬輝能源、派能科技、眾鈉能源、翔豐華、中石油、興儲世紀、奧冠集團、格林美、當升科技、中科電氣、圣陽股份、鈉創新能源、中國長城、山東章鼓、浙江醫藥、立中集團、永太科技等眾多上市公司或企業已經開始深度參與并布局到鈉電池全產業鏈的技術研發、資本投入、市場應用中來。
聚焦于鈉電池產業鏈,近日,海融網·融直播特開設熱點話題《鈉電池時代來了嗎?大咖暢談“鈉”里玄機》,特邀主持人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攜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飛、中金公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電新公用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曾韜、杭州五星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玉慶、奧冠集團董事長孟祥輝、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汪浩6位業內大咖,一起探尋“鈉”里的玄機。本場直播由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冠名支持。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
于清教看好鈉電池發展潛力,相信隨著產業化進程順利推進,鈉電池憑借原材料成本低易獲取、安全性高等優勢,將在儲能領域開辟一定市場空間。
同時,直播中,上述6位大咖均對鈉電池應用優勢、發展現狀與趨勢等進行了分析,對于鈉電池的市場前景,普遍保持樂觀態度。以下為電池網節選部分專家觀點及產業鏈公司布局情況: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
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全球鈉離子電池產業仍處于研發和產業化初期階段,預計2023年形成基本的產業鏈。從區域分布來看,鈉離子電池產業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各國通過政策導向,企業與研究所共同研發等策略,加大對鈉離子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布局。目前,鈉離子電池已逐步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化階段。中國鈉離子電池技術研究,一直處于世界前列。
吳輝表示,從上游供應端來看,由于鈉離子電池的制備工藝不成熟,生產設備不完善,產業鏈尚不完善等因素,導致鈉離子電池生產效率較低,產品一致性較差,生產良率不高,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還未體現,鈉離子的產業化進程還處于初期階段。
從下游需求端來看,理論上,鈉離子電池可廣泛應用在電動兩輪車、低速電動車、儲能等領域,EVTank預測鈉離子理論市場空間到2026年將達到369.5GWh,但是從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僅有個別儲能領域的示范項目,兩輪車領域雖已有訂單,估計完全裝機出貨至少在2023年初,產品將進行一段時間的市場驗證和消費者體驗反饋,因此大規模應用還沒有穩定的剛性需求,即便是寧德時代已經明確將在2023年開始推出鈉離子電池,EVTank預計鈉離子電池實現產業化發展也將在2025年之后。
中金公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電新公用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曾韜
針對鈉離子電池總體市場規模,曾韜預測,到2025年全球鈉離子電池需求規模約為67.4GWh,滲透率達到3.5%,從結構上來看,到2025年儲能的表前側市場有望成為最大的下游。假設未來汽車車型銷量結構與2021年情況一致,進行測算:2025年鈉離子電池整體滲透率預計達到2.3%;其中表前側儲能應用規模最大,約為24GWh,占鈉離子電池市場總體規模的45%。乘用車方面,雖然A0和A00級車鈉離子電池滲透率最高,但因采用2021年銷量結構進行測算,受其市場總體規模限制,鈉離子電池在A0和A00級車中應用規模較??;由于A級乘用車在新能源車總體銷量中占比較高,其鈉離子電池應用規模占鈉離子電池總體規模的18%,是繼表前側儲能后第二大的細分應用市場。
針對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應用前景,曾韜預測,鈉離子電池目前仍處于產業化初期,并將通過幾個階段實現逐步滲透:產業化初期(2022-2025年,滲透率5%以下):主要投向使用程度較淺且空間要求不高的小型儲能站或小型BEV(A0級或A00級),通過實際應用場景完善工況測試、失效機制和極端條件下的性能邊界測試,并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推動使用成本的快速下降;快速發展期(2025-2028年,滲透率約為10%):儲能市場逐漸成熟,鈉離子技術日趨成熟并形成一定規?;?,電芯成本有望降至0.4元/Wh,其在特定場景中的應用性價比逐步超越鋰離子電池,但對于超長壽命的場景應用滲透率依然較低;高速發展期(2028年后):鈉離子電池技術持續進步,循環壽命進一步提升,其優異的安全性與成本優勢將在更多的場景中得到大規模應用。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汪浩
產品方面,汪浩預計,2023年各大鈉電池龍頭中試線、規模產線將陸續落地,行業規模開始增長。量產方面,眾多電池龍頭提出2023年產能落地與量產計劃。整體來看,鈉電池商業化步伐加速。
雖然鈉電池產業鏈與鋰電池相似,但成熟商用后理論成本顯著降低。汪浩指出,鈉離子電池成本中最重要的是原材料成本,選材成本不同,鈉電池材料理論成本可低至0.3元/Wh。
在市場空間方面,鈉電池在儲能、二輪車、低速電動車領域應用潛力巨大,汪浩預測,2025年鈉電池應用領域潛在總需求將達190GWh。2023年隨著各大鈉電池龍頭中試線、規模產線陸續落地,商業化漸行漸至,預計鈉電池市場規模約十億元級別,到2025年,預計國內鈉電池市場空間或達百億元級別。
奧冠集團董事長孟祥輝
從應用端來看,鈉離子電池主要應用于大規模儲能、兩輪車電動車、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市場空間廣闊,孟祥輝預測,2025年鈉離子電池的潛在市場將達到273GWh。
電池網注意到,奧冠集團致力于成為世界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方案解決者,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0年公司啟動鈉離子電池項目。近日,公司與興儲世紀、佰思格科技簽約,推動鈉電池產業發展。其中,興儲世紀發力儲能領域,佰思格科技聚焦鈉離子硬炭領域。
孟祥輝介紹,奧冠集團鈉電池產品定位“一體兩翼”,主要應用于移動基站、光伏儲能、電動汽車領域。研發路線方面,2020年-2021年,奧冠集團主要對正負極、電解液等領域進行材料定型;2022年將對電芯結構定型;目標2023年實現一代量產,比能量120Wh/kg;目標2024年實現二代量產,比能量180Wh/kg。目前,奧冠集團鈉電池中試線已經開始運行。
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飛
多氟多以新材料支撐新能源,新能源牽引新材料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布局鈉離子電池領域。
許飛表示,鈉電材料方面,目前,多氟多六氟磷酸鈉產品已經批量在市場上供貨,具備1000噸產能生產能力;鈉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在中試狀態。
鈉離子電池方面,2021年,多氟多鈉離子電池中試產線完成建設,目前鈉離子全極耳圓柱電池完成中試實驗測試。產能建設方面,公司河南焦作基地正在籌建1GWh鈉離子圓柱電池生產線。
杭州五星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玉慶
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類似,主要區別在于正負極材料、電解液不同。集流體領域,鈉離子電池正負集流體均采用鋁箔,若商業化放量,未來有望大幅提升鋁箔需求。
樊玉慶稱,每GWh鈉離子電池對集流體的鋁箔需求量是鋰電池的三倍左右,滲透率每增加10%,每GWh對鋁箔的需求增加20%,所以鋁箔行業要緊密關注鈉離子電池的發展,積極做好產能儲備。
【活動背景】
融直播是由電池新能源科技與創新服務平臺和資源型產業互聯網——海融網聯合電池網、我愛電車網、能源財經網、電池百人會精心策劃、共同打造的聚焦于鋰電池、鈉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智能裝備以及新能源車、充換電、儲能產業全產業鏈的直播類業務板塊。
同時,利用上述行業門戶網站、垂直網站分發流量和內容,利用第三方社會化媒體平臺——微信、抖音、頭條、微博等重復分發流量和輸出內容,融直播將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海內外知名院士、專家、上市公司、企業家等就行業熱點事件、核心主題、賽道技術、新品發布、企業年會、行業沙龍、論壇峰會等內容為用戶、讀者或客戶提供線上價值傳播、分享和服務,打造電池新能源行業的在線知名IP。
【延伸閱讀】
曾韜:鈉電池長期有望分庭抗“鋰” 2025年全球需求規模約67.4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