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鈉離子電池因成本低、性能好、安全性高而備受業內企業關注,加碼入局相關產業鏈者不斷增多。
9月7日晚間,傳藝科技(002866)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蘇智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緯電子”)同揚州海盈匯鑫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揚州海盈匯鑫企業)、自然人康書文、楊磊、張維民、吉躍華、楊崇義、共同合作設立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藝鈉電新材料”,最終名稱以工商注冊登記為準)。
公告顯示,傳藝鈉電新材料注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智緯電子出資18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0%;揚州海盈匯鑫企業公司出資3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0%;自然人康書文出資45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5%;楊磊出資3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0%;張維民出資6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吉躍華出資6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楊崇義出資3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
據介紹,傳藝鈉電新材料擬規劃建設一期5萬噸/年、二期10萬噸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項目土地規劃120畝,一期計劃于2022年11月份開工建設,2023年3月份投產,投產后半年內,實際產能應達到規劃產能的50%;投產后第一年后,實際產能應達到規劃產能的90%以上。
電池網注意到,傳藝科技此次新公司相關產品與公司當前主營業務消費電子零部件分屬不同行業。公司表示,本次投資設立江蘇傳藝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公司基于戰略整體布局及未來發展需要、立足于長遠利益所作出的審慎決策,旨在推進公司新領域、新業務、新技術、新市場的開發,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經營能力,促進實現公司長期戰略發展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鈉離子電池電解液,傳藝科技此前已向新能源領域布局延伸,通過全資子公司智緯電子投資成立控股孫公司傳藝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并投建了鈉離子電池相關項目。
8月31日,傳藝科技公告,公司近日接到通知,公司控股孫公司傳藝鈉電項目各生產設備及裝置安裝調試進展順利,已具備中試生產條件并即將投產運行。據悉,公司本次鈉離子電池項目一期涉及產能2GWh,二期產能涉及8GWh,公司將根據后續鈉離子電池市場等情況適時投入設備及產線,穩健推進鈉電池產能的逐步擴張和釋放。
在31日舉辦的調研活動中,傳藝科技還表示,中試線投產比之前設定時間大幅提前。此外,現在整個鈉電池行業由于產業鏈不健全,這一階段,公司不僅建設了電芯產線,也同步建設了正極負極產線。
之所以垂直布局,傳藝科技高層在活動中解釋:“鈉離子電池前期產業鏈不完善,需要自建供應鏈;后續降本需要垂直整合,材料公司需要利潤,很難控制成本,所以公司會進行垂直整合。對于鈉電池來說,成本是一個方面,假如說成本比磷酸鐵鋰貴,能量密度達不到,市場也不會買單?!?/p>
傳藝科技進一步介紹,公司之前公告的正極材料克容量140mAh/g,負極克容量300mAh/g,單體電芯145Wh/Kg左右,循環次數大概是4000次,大于88%的容量保持率。公司現在得出來的數據優于此前的數據。正極材料這部分成本優于競爭對手成本。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持續推進現有鈉離子電池相關技術的同時,傳藝鈉電同時研發的半固態及全固態鈉離子電池技術也在儲備中,將實現生產一代,預研一代,開發一代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