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增156個投資擴產項目,其中有136個公布投資金額,總金額達6700.53億元。

鋰電池

據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3.6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926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56%。

另外,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371.3萬輛,同比增加184.2萬輛,增長98.48%,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21.34%。其中,今年第三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達149.5萬輛,月均新注冊登記量49.8萬輛明顯高于上半年的月均37萬輛。

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主機廠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也持續上漲,為了應對急速擴張的市場需求,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擴產潮”仍在繼續。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增156個投資擴產項目,其中有136個公布投資金額,總金額達6700.53億元,僅一個季度的投資額已超去年投資額的半數(電池網統計2021年電池新能源投資總額1.27萬億元),其中不乏一些傳統能源巨頭、跨界公司入局,使得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愈發強大。

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投資擴產項目匯總

具體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領域,統計在內的21個項目中,20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795.71億元;

在鋰電池領域,統計在內的40個項目中,31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2817.5億元;

在正極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領域,統計在內的33個項目中,32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877.48億元;

在負極材料領域,統計在內的21個項目中,18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743.18億元;

在電解液領域,統計在內的17個項目中,11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478.52億元;

在隔膜領域,統計在內的7個項目中,7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318.74億元;

在銅箔、鋁箔、電池結構件等領域,統計在內的17個項目中,其中17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669.4億元。

可以看到,此輪鋰電企業擴產投資有三大亮點:

一是投資規模增。上述電池網統計公布投資額的136個項目中,有27個項目投資額超100億元,超50億元但不足100億元的項目也多達22個。其中,贛鋒鋰業擬投建的新型鋰電池基地及產業鏈配套項目是唯一一個達300億投資的項目;比亞迪江西宜春項目、航天鋰電50GWh鋰電池及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福華通達福華先進材料產業園項目單項目投資超200億元。另外,像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電池廠,單項目投資幾乎均在百億以上。

二是哪里有礦就投哪里。數據顯示,繼今年3月份之后,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9月13日重回50萬元/噸,目前仍維持漲勢,現貨最高價已突破52萬元/噸。為穩定供應鏈,實現核心原材料成本管控,電池廠開始通過合資建廠、增資入股、簽訂長協等方式保障供應鏈安全;與此同時,電池廠投資布局也開始往富含礦資源的城市轉移。

9月28日,寧德時代公布在河南洛陽投資140億建設中州時代新能源生產基地項目,兩天后,公司再次公告與洛陽國資委簽訂投資框架協議,交易完成后,寧德時代子公司將通過洛礦集團間接持有洛陽鉬業24.68%的股份,成為洛陽鉬業間接第二大股東。

另外,9月28日,投資300億元的贛鋒鋰業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及產業鏈配套項目也正式落戶江西宜春,雙方將共同構建從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新型鋰電池、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同樣比亞迪8月與江西宜春政府簽訂合作協議,也是看中了宜春的鋰礦資源,公司擬在宜春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和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采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

從投資的地理位置看,目前電池企業開始往四川、江西、云南、安徽、江蘇等地集中,尤其是在項目投資規模愈發增大的形勢下,動力電池企業為滿足大規模新增產能釋放需求,積極與上游深度綁定,保證供應鏈安全,實現降本增效。

三是產業鏈協同愈發明顯。除了電池廠商的密集大手筆投資外,電池材料廠商也十分活躍,并且產業鏈協同效應愈發明顯。例如,偉明環保/永青科技/盛屯礦業/欣旺達合作在溫州市共同規劃投資開發建設高冰鎳精煉、高鎳三元前驅體生產、高鎳正極材料生產及相關配套項目;天奈科技攜手錦源晟、國城礦業擬設立兩家合資公司,分別從事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新型正極材料及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業務;億緯鋰能/紫金鋰業/瑞福鋰業三方擬合作在湖南省成立合資公司,分期投資建設年產9萬噸鋰鹽項目,其中一期建設年產3萬噸碳酸鋰鋰鹽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三季度,國內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也有諸多公司開始“走出去”,并且擴大海外生產能力,以在未來的全球新能源浪潮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

例如,9月9日,蜂巢能源在德國勃蘭登堡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將在該州的勞赫哈默地區建設面向歐洲市場的電芯工廠,這將是蜂巢能源在薩爾州霍伊斯韋勒建設pack工廠之后規劃建設的第二家海外工廠,也是第一家電芯工廠。

9月8日,比亞迪汽車泰國有限公司與WHA偉華集團大眾有限公司簽約,正式簽署土地認購、建廠相關協議。這標志著比亞迪全資投建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正式在泰國落地,企業全球化進程開啟嶄新篇章。

8月12日,寧德時代正式宣布在匈牙利東部城市德布勒森建設電池工廠,規劃產能為100GWh,投資金額73.4億歐元。這也是繼德國工廠后,寧德時代在歐洲建設的第二座工廠。

7月18日,遠景科技集團與西班牙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西班牙碳中和進程,雙方約定在西班牙建設歐洲大陸首個零碳產業園,并布局動力電池超級工廠、智能物聯技術中心、綠氫工廠、智能風電裝備等業務,助力西班牙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和智能數字技術生態。

綜合來看,今年三季度,電池新能源行業投資擴產熱情持續高漲,有“元老”重金加碼,也有“新生”跨界入局,擴產的緊迫性可見一斑,TWh時代將加速到來。與此同時,隨著新興市場的開拓以及新一代電池技術的持續推進,未來多個細分行業將迎來高成長發展新機遇。

[責任編輯:陳長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新能源汽車
電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