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35年開始在歐盟境內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而油電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在禁售范圍內。大眾集團、梅賽德斯-奔馳、福特、沃爾沃等汽車廠商都對這一法案的通過表示支持和歡迎。

歐盟

近日,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會議,以339票贊成、249票反對、24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歐盟委員會的一項提案。該提案規定,從2035年開始在歐盟境內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而油電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在禁售范圍內。大眾集團、梅賽德斯-奔馳、福特、沃爾沃等汽車廠商都對這一法案的通過表示支持和歡迎。

到2035年“殺死”燃油車

對于提案的通過,外界并不太意外,畢竟歐盟禁售燃油車的決心早就顯而易見了。2021年7月,歐盟公布了名為“Fit for 55”的減排一攬子計劃,提出了涵蓋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的多項減排舉措。其中,為了助力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歐盟委員會提出到2030年將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55%,到2035年減少100%。而該提案正是在減排一攬子計劃框架內制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提案中禁售的范圍包括所有內燃機乘用車以及3.5噸以下的輕型商用車,其中也包括油電混合動力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就是說,如果該提案成為法律,那么從2035年開始,歐盟將只允許銷售零排放的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按照普通家庭輕型車15年的使用時間計算,從2035年“禁燃”,到2050年,歐盟正好能實現汽車領域碳排放量為零。

在政策層面,歐盟的“禁燃”提案顯然屬于激進派。相比之下,日本此前也提出到2035年禁售燃油車,但日本針對的是傳統燃油車,油電混合動力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并不在禁售范圍內。

究其原因,是由于歐洲在環保方面一向表現積極,歐洲各國關于“禁燃”的聲音不絕于耳。例如,挪威計劃到2025年禁售燃油車,丹麥、冰島、斯洛文尼亞、瑞典、荷蘭、英國等國提出了2030年“禁燃”的規定或倡議;意大利政府決定從2035年開始停止生產以汽油、柴油、甲烷為動力的內燃機汽車;法國、西班牙則將“禁燃”時間定在2040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國家的“禁燃”大多停留在計劃或倡議層面,并非法律。歐盟委員會希望推動2035年“禁燃”成為法律,不過,該提案在獲得通過后,還需要得到歐盟各成員國的批準,才能成為法律,得以施行。

據了解,汽車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歐洲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2%。因此,對于歐洲議會的表決結果,歐洲環保人士表示歡迎。歐洲交通與環境組織表示,這次投票“為避免氣候變化失控提供了奮勇一搏的機會”。不少議員也對投票結果表示滿意,例如,荷蘭議員揚·惠特瑪稱,這對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至關重要。

混動、插混均“不可幸免”

雖然目前提案已獲得通過,但這并不能掩蓋背后的矛盾和分歧。歐盟內部并非鐵板一塊,保守派議員及部分汽車行業協會擔心,過快推進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裁員。部分議員認為使用電能單一技術解決方案風險過高,特別是在充電網絡容量、電力綠色生產,以及電池原材料的可用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就認為,歐盟的“禁燃”新規過于苛刻,不利于汽車產業的自主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該提案,法國等成員國曾提交了一份修正案,該修正案建議允許車企到2035年減排90%,而不是歐盟委員會提出的100%;并將插混車的銷售期限延長5年,至2040年。雷諾集團首席執行官盧卡·德·梅奧和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都表態支持該修正案。

事實上,早在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提出“禁燃”方案后,法國便持反對態度,理由是這會導致法國失業人數大幅增加。與內燃機車相比,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產業的勞動密集度較低。在汽車生產自動化方面,法國落后于德國、日本和美國等國家。不過,在此次會議上,這一要求放寬“禁燃令”的修正案最終還是遭到歐洲議會的否決??梢钥闯?,歐盟淘汰內燃機汽車的心意已決,拒絕任何妥協行徑。

目前,歐盟插電式混動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享受相同的待遇,但歐盟計劃將從2026年開始,不再允許車企給插混車貼上“可持續”標簽,即不再享受“環保車”的待遇。顯然,歐盟是希望通過此舉來加速向純電動汽車過渡。

實際上,插混車作為“環保車”的身份在歐洲早已飽受質疑。歐洲相關機構經過調查發現,插混車在實際行駛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遠超實際宣傳水平。在燃油驅動模式,一些插混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達到官方數據的12倍之多。更嚴重的是,很多歐洲消費者是為了獲得補貼而選擇購買插混車,但在實際使用中并不會在純電模式下駕駛,而是將其直接當作燃油車來開,高排放不可避免。

車企從討價還價到欣然接受

與一些國家的汽車行業協會及部分政客的抵觸和反彈相比,大部分車企對于歐盟的“禁燃”提案接受度良好,大眾集團、福特、沃爾沃等多家車企對提案表示歡迎。由此可見,在減排方面,車企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此前,無論是哪個國家和地區發布新的減排法規,這些車企總是要討價還價,希望能放寬排放標準或延長達標時間。而今,當主流車企自身紛紛加快電動化轉型時,它們對于“禁燃令”也由最初的反對變成了支持。至于原因,正如歐洲交通與環境組織清潔車輛經理亞歷克斯·凱恩斯所言,“禁燃”計劃提供了汽車行業急需的確定性。提案的通過,猶如給車企吃下一顆“定心丸”,讓車企更加堅定了加快推進電動化轉型的決心。

大眾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都表示,它們認為歐盟到2035年將新車碳排放減少100%的計劃是可以實現的。大眾集團在聲明中稱,歐盟的“禁燃”提案是一個“雄心勃勃但可以實現的目標”,并表示汽車行業向電動汽車的轉變是“不可逆轉的”,且“在生態、技術和經濟上盡快取代內燃機是惟一合理方案”。

梅賽德斯-奔馳也對該提案表示歡迎,該集團對外關系負責人??ㄌ亍ゑT·克萊登表示:“2030年前,梅賽德斯-奔馳將在條件允許的市場做好實現全面純電動的準備?!?/span>

此外,福特和沃爾沃也公開支持歐盟的“禁燃”提案?!皻W洲議會成員已經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蔽譅栁质紫瘓绦泄偌婵偛民樜慕蟊硎?,“考慮到我們面臨著嚴峻的氣候危機,到2035年歐洲銷售的汽車實現100%零排放,將有助于確保歐盟《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span>

在得到歐洲議會的通過后,該提案將被提交給由27個歐盟成員國部長組成的歐盟理事會。德國伯恩斯坦咨詢公司認為,部長們“基本上會同意2035年新車零排放的目標”。

實際上,在歐洲市場,絕大部分主流車企都已經制定了明確的內燃機汽車退出時間表,而且很多都在2035年之前。在全球范圍內,考慮到歐盟排放法規的要求,不少跨國車企將“禁燃”的第一站放在了歐洲,而中國、美國等市場則有一些寬限余地。例如,捷豹品牌計劃從2025年起成為一個純電動汽車品牌;寶馬計劃2030年在歐盟停售燃油車;大眾集團、福特、Stellantis集團、起亞等計劃到2035年率先在歐洲市場上停止銷售燃油車;近日,通用汽車宣布,將作為一家專注于電動汽車的公司重新進入歐洲市場;本田計劃今年年內在歐洲停售傳統燃油車,只銷售混動車和純電動汽車,而到2040年則在全球實現100%的零排放陣容。

可以看出,與此前對于排放法規討價還價、推諉拖延相比,現如今,汽車制造商已經認定汽車業的未來屬于電動化,相關布局已經走到了政策前面。待“禁燃”提案正式上升至法律,歐洲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勢必還會再加速。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動車
歐盟
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