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汽協發布2022年4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銷呈現明顯下降,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6.2%和47.1%,同比分別下降46.1%和47.6%。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69.0萬輛和769.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5%和12.1%,為近十年以來同期月度新低;乘用車和商用車環比和同比均呈現大幅下降。相比較而言,新能源汽車雖也受到疫情影響,但依然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總體表現較好。
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2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9%和44.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2萬輛和2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0%和34.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萬輛和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倍和94.0%;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輛和94輛,同比分別增長3.9倍和1.5倍。
1-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0.5萬輛和155.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8萬輛和123.9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6萬輛和3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倍和1.7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34輛和832輛,同比分別增長6.4倍和3.4倍。
出口方面,4月,汽車出口14.1萬輛,環比下降17.2%,同比下降6.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1萬輛,環比下降33.1%,同比下降53.7%。1-4月,汽車出口72.3萬輛,同比增長39.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3.1萬輛,同比增長144.8%。
同日,乘聯會發布數據,銷量方面,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8.0萬輛,同比增長50.1%,環比下降38.5%,環比下降幅度異常,新能源發展同樣受到當前疫情波及和沖擊。1-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46.9萬輛,同比增長119.0%。
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8.2萬輛,同比增長78.4%,環比下降36.5%,異于歷年4月走勢。1-4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135.2萬輛,同比增長128.4%。
滲透率方面,批發銷量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29.6%,較2021年4月11.2%的滲透率提升18個百分點。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48.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8%;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7%。
零售銷量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27.1%,較2021年4月9.8%的滲透率提升17.3個百分點。4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4.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5%;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7%。
出口方面,4月我國新能源車出口0.76萬輛,由于疫情的因素,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出口1,300輛,特斯拉中國出口0輛,東風易捷特出口3,433輛,神龍汽車805輛,比亞迪705輛,愛馳汽車168輛,其他車企新能源車以國內市場為主。
去年底,中汽協曾對2022年汽車市場進行了預測,2022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2%,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18%。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受到疫情沖擊、芯片短缺、俄烏沖突等影響,我國汽車銷量明顯下滑,新能源發展同樣環比下降幅度異常,但依然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且長期發展向好,加快激活消費市場成全年穩增長的關鍵。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近日表示,4月以來,中汽協密切跟蹤行業運行的最新態勢,積極與相關企業溝通,關注企業遇到的困難,及時向政府部門反映訴求,積極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穩增長、促消費,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鞏固汽車行業經濟運行基本盤相關政策建議,包括提高疫情防控的區域協調性,徹底暢通交通物流運輸,打通“最后一公里”;實施購置稅優惠,限購城市增加購車指標,暢通二手車交易;推出汽車以舊換新(尤其是換購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盡快明確下一階段雙積分政策,延長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等。
乘聯會分析,目前環境下自主駕車出行成為首選,受高油價影響,更多人將選擇購買新能源車。5月的新能源車供給環比會大幅改善,預計5月新能源車零售環比4月將是高增長。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2022年4月動力電池月度數據,產量方面,2022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29.0GWh,同比增長124.1%,環比下降26.1%。其中三元電池產量10.3GWh,占總產量35.5%,同比增長53.5%,環比下降33.9%;磷酸鐵鋰電池產量18.6GWh,占總產量64.3%,同比增長200.7%,環比下降21.0%。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129.6GWh,累計同比增長183.5%。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產量48.3GWh,占總產量37.4%,累計同比增長97.2%;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81.0GWh,占總產量62.6%,累計同比增長283.1%。
裝車量方面,2022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13.3GWh,同比增長58.1%,環比下降38.0%。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4.4GWh,占總裝車量32.9%,同比下降15.6%,環比下降46.9%;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8.9GWh,占總裝車量67.0%,同比增長177.2%,環比下降32.6%。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64.5GWh,累計同比增長104.1%。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25.7GWh,占總裝車量39.8%,累計同比增長35.4%;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38.7GWh,占總裝車量60.0%,累計同比增長207.5%,呈現快速增長發展勢頭。
裝車配套方面,2022年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34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6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10.2GWh、11.5GWh和12.7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7.2%、86.4%和96.0%。
其中,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十五名分別為:寧德時代(5.08GWh)、比亞迪(4.27GWh)、中創新航(0.90GWh)、國軒高科(0.70GWh)、欣旺達(0.51GWh)、蜂巢能源(0.36GWh)、億緯鋰能(0.29GWh)、孚能科技(0.26GWh)、瑞浦能源(0.23GWh)、多氟多(0.14GWh)、鵬輝能源(0.09GWh)、LG新能源(0.07GWh)、捷威動力(0.05GWh)、力神(0.05GWh)、三星(0.04GWh)。
1-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42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8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50.4GWh、55.3GWh和61.1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8.0%、85.6%和94.7%。
其中,1-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十五名分別為:寧德時代(30.59GWh)、比亞迪(14.68GWh)、中創新航(5.09GWh)、國軒高科(3.27GWh)、蜂巢能源(1.64GWh)、億緯鋰能(1.38GWh)、LG新能源(1.33GWh)、欣旺達(1.32GWh)、孚能科技(1.20GWh)、瑞浦能源(0.64GWh)、多氟多(0.63GWh)、捷威動力(0.58GWh)、鵬輝能源(0.39GWh)、塔菲爾(0.30GWh)、力神(0.30GWh)。
中國充電聯盟公布的2022年4月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相關信息顯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2022年4月比2022年3月公共充電樁增加10.0萬臺,4月同比增長53.4%。截至2022年4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133.2萬臺,其中直流充電樁57.7萬臺、交流充電樁75.5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5臺。從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3.9萬臺。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省、區、市運行情況,廣東、上海、江蘇、北京、浙江、湖北、山東、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占比達72.1%。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四川、浙江、陜西、福建、河北、湖北、北京、河南等省份,電量流向以公交車和乘用車為主,環衛物流車、出租車等其他類型車輛占比較小。2022年4月全國充電總電量約14.2億度,較上月增加3.4億度,同比增長69.2%,環比增加31.3%。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運行情況,截止到2022年4月,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臺的共有15家,分別為:星星充電運營27.2萬臺、特來電運營27.2萬臺、國家電網運營19.6萬臺、云快充運營17.2萬臺、小桔充電運營6.9萬臺、深圳車電網運營4.1萬臺、南方電網運營4.1萬臺、依威能源運營3.7萬臺、匯充電運營3.1萬臺、上汽安悅運營2.4萬臺、萬馬愛充運營2.2萬臺、中國普天運營2.1萬臺、萬城萬充運營1.6萬臺、蔚藍快充運營1.2萬臺、亨通·鼎充運營1.1萬臺。這15家運營商占總量的92.8%,其余的運營商占總量的7.2%。
車企隨車配建充電設施運行情況,截至2022年4月,采樣了43.3萬條未隨車配建私人充電基礎設施原因的數據。其中集團用戶自行建樁、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居住地物業不配合這三個因素是未隨車配建私人充電設施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別為42.7%、9.1%、8.8%,合計60.6%,工作地沒有固定車位、報裝難度大、用戶選用專用場站充電及其他原因占比為39.4%。
充電基礎設施整體運行情況,2022年1-4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70.7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204.6%;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持續上升,同比上升511.1%。截止2022年4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332.4萬臺,同比增加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