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汽車生產企業的回收主體責任,細化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方責任要求,加大監管約束力度。

《關于積極推進新能源車鋰電池回收的提案》

近日,工信部在回答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積極推進新能源車鋰電池回收的提案》時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做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對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圍繞完善管理制度、實施信息化溯源、加強技術創新、完善標準體系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其中,已開展的工作有:

(一)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落實回收主體責任,依托4S店、售后維修渠道布局回收服務網點,通過多種方式開展退役動力電池的回收。梯次和再生利用企業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對退役動力電池開展多層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2021年,會同有關部門出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加強梯次利用管理,要求梯次利用企業在產品研發、試驗驗證、生產質量管理、報廢回收等方面落實管理規定,保障梯次產品電性能和可靠性,以及產品報廢后的規范回收處置。

(二)實施信息化溯源監管。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梯次利用企業對電池進行統一編碼。建設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使用維修、報廢拆解、退役電池梯次及再生利用各環節,開展動力電池流向追溯,督促相關主體切實履行溯源責任。

(三)加強技術創新與標準支撐。支持企業加強退役電池殘余價值評估、智能拆解及重組等關鍵技術研發,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2021年版)》,加大退役動力電池柔性拆解、廢舊鋰離子電池破碎分選高效回收利用等先進工藝的推廣應用力度。加快完善標準規范,組織全國汽標委等機構制定《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余能檢測》等一批國家標準,以及單體拆解技術、梯次電池組檢驗方法等行業和團體標準,引領行業技術進步。

(四)規范綜合利用行業發展。結合綜合利用行業發展新形勢,修訂出臺《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19年本)》及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細化梯次和再生利用企業的技術、工藝、管理等要求,遴選培育一批骨干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引導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化發展。生態環境部發布《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HJ 1186-2021),明確了廢鋰離子動力電池貯存、拆解、焙燒和材料回收過程的污染控制技術及環境管理要求,推動提升廢動力電池處理污染防治技術水平。

(五)培育壯大回收利用產業。推動京津冀等17個地區和中國鐵塔公司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探索符合產業特點、技術經濟性好的新業態。部分單位建成“互聯網+回收”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回收、殘值評估等服務;中國鐵塔公司等企業在通信基站和商業場所備電、快遞物流車等領域形成一批梯次利用商業模式。配合財政部修訂出臺《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21年版)》,進一步加大稅收優惠支持力度。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法規制度建設。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汽車生產企業的回收主體責任,細化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方責任要求,加大監管約束力度。配合市場監管總局加快建立梯次電池產品自愿性認證制度。

(二)推進協同監管。加強動力電池流向溯源監測,對規范條件公告企業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培育壯大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引導提升綜合利用產業規范化發展水平。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加強廢動力電池處理環境監管和執法檢查,督促廢動力電池再生處理企業落實有關技術規范要求,有效防范環境風險。

(三)加大政策支持。工信部將鼓勵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行業平臺,在堅持市場化原則基礎上,組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探索利于退役動力電池規范回收利用的多樣化模式。會同有關部門落實《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創新產品和服務,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林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動力電池
鋰電池
電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