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江特電機
10月13日晚間,江特電機(002176)發布公告,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2億元-7.52億元,同比增長710.26%-1003.83%;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19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661.73%-741.91%。
江特電機表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鋰鹽業務外部環境持續向好,下游需求持續增長;公司碳酸鋰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出現一定幅度上漲。
資料顯示,江特電機是一家聚焦電機、鋰鹽行業發展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位于鋰電新能源發展基地——江西宜春,產業分布在江西、上海、天津、浙江、德國等地,經營業務涵蓋電機、鋰礦采選與深加工等行業。
江特電機日前調研活動信息顯示,相對于同行業其他公司,江特電機優勢有:
(1)自有鋰礦,資源儲量較大(從已探明礦區儲量統計,公司持有或控制的鋰礦資源量1億噸以上);
(2)浮選加工優勢,公司目前自有選礦產能120萬噸,同時通過與社會選礦廠合資、合作委托加工的方式迅速填補公司短期對產能的需求;
(3)鋰鹽加工產能優勢,公司子公司宜春銀鋰擁有兩條利用鋰云母制取碳酸鋰生產線,兩條鋰輝石/鋰云母混線兼容制取鋰鹽生產線,同時公司擬在宜豐縣投資新建年300萬噸鋰礦采選及年產2萬噸鋰鹽項目用于對“茜坑探轉采”項目的發展和規劃進行承接和配套;
(4)技術優勢,公司擁有8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是國內鋰云母制備碳酸鋰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擁有多年采選、鋰鹽加工的技術沉淀和積累;
(5)開采優勢,公司資源集中,礦山平均海拔較低,宜春氣候較好,全年開采時間較長。
對于鋰板塊未來增長潛力方面,江特電機介紹,短期來看,加快茜坑“探轉采”進度并且形成規劃采礦能力;擴大獅子嶺產量;不斷提升從原礦石到鋰鹽全過程的鋰提取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快速擴充自身鋰鹽產能,實現產業鏈合作共贏。
中期來看,加快推進除茜坑外的4處探礦權“探轉采”工作(宜豐縣牌樓含鋰瓷石礦、宜豐縣梅家含鋰瓷石礦、宜豐縣白水洞-奉新縣野尾嶺和奉新縣坪頭嶺鉭鈮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