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簡稱為AFS)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8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為169.38萬輛。
根據AFS的數據,今年迄今為止,歐洲地區受到的半導體短缺的打擊最為嚴重,減產量約為78.36萬輛,約占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的46%;而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再度保持9.2萬輛不變,僅占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的5.4%。
上周,全球汽車制造商又因缺芯削減了約7.53萬輛汽車的產量。其中,北美和亞洲其他地區遭受的沖擊最大,北美約減產3.48萬輛車,亞洲其他地區約減產3.13萬輛車;南美地區減產約9,200輛汽車;歐洲、中國、中東和非洲的產量受芯片短缺的影響較少。
上述的全球汽車減產數據都只與微芯片短缺有關。但AFS全球汽車預測副總裁Sam Fiorani表示,中國新冠疫情蔓延、俄烏局勢升級的影響以及日本的黃金周公共假期都會影響全球汽車制造商進一步減產。
近期,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都對半導體短缺提供了新的預測。其中,4月底,麥格納預計半導體短缺將持續到今年年底,下半年供應將有所改善,但由于俄烏局勢和通貨膨脹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該公司還是下調了北美和歐洲的輕型汽車產量預測。
麥格納將北美輕型汽車產量預測從此前的1,520萬輛下調至1,470萬輛,并將歐洲汽車產量預測從此前的1,850萬輛下調至1,640萬輛。不過,該公司卻將中國汽車產量預期從此前的2,420萬輛上調至2,44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