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寧德時代
聚焦鋰電池本輪價格上漲,主要歸結于電池原材料供需矛盾,為緩解其中鋰資源供應緊張難題,今年以來,鈉離子電池嶄露頭角,為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動力選擇。
4月1日,企查查顯示,華為哈勃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新增對外投資企業中科海鈉,持股比例約為13.33%,后者注冊資本增加至3094.995萬元人民幣。
今年3月,鈉離子電池企業眾鈉能源宣布完成由碧桂園創投獨家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主要用于擴充研發及量產技術團隊。國際方面,總部位于瑞典烏普薩拉的鈉離子電池公司Altris也宣布,近期已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960萬歐元,確保了Altris將公司的創新電池正極材料Fennac的生產規模擴大到2000噸,使1GWh鈉離子電池的進一步開發得以進行。本輪融資由總部位于斯德哥爾摩的 Molindo Energy、瑞典電池開發商和制造商 Northvolt,以及由歐盟共同出資的 EIT InnoEnergy投資。
政策升溫
鈉離子電池成為資本市場“新寵”,政策層面也不斷釋放積極信號:
4月2日,國家能源局和科學技術部印發的《“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在儲能技術方面,研發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的鋰離子電池,突破鉛碳電池專用模塊均衡和能量管理技術,開展高功率液流電池關鍵材料、電堆設計以及系統模塊的集成設計等研究,研發鈉離子電池、液態金屬電池、鈉硫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型鋰硫電池、水系電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儲能技術,開發儲熱蓄冷、儲氫、機械儲能等儲能技術。
3月21日,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開展鈉離子電池、新型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和集成優化設計研究,集中攻關超導、超級電容等儲能技術,研發儲備液態金屬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
早在去年8月,工信部就表示,將組織有關標準研究機構適時開展鈉離子電池標準制定,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將在“十四五”相關規劃等政策文件中加強布局,從促進前沿技術攻關、完善配套政策、開拓市場應用等多方面著手,做好頂層設計,健全產業政策,統籌引導鈉離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部將在“十四五”期間實施“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并將鈉離子電池技術列為子任務,以進一步推動鈉離子電池的規?;?、低成本化,提升綜合性能。
風起在即
除了政策層面暖風頻吹,企業也搶先布局鈉離子電池市場:
4月6日,百川股份(002455)表示,公司有對鈉離子電池技術進行相關研發,公司技術團隊將對鈉離子電池的發展態勢進行持續關注。
4月2日,中國石油招標投標網顯示,中國石油連續發布3條儲能相關招標文件,其中包括鈉離子電池及儲能裝置開發與應用項目。
3月31日,欣旺達(300207)表示,公司目前在鈉離子電池、無鈷電池方面有相關技術研發和技術儲備,公司也在積極與客戶探討鈉離子電池、無鈷電池方面的合作與應用。
3月31日,新宙邦(300037)表示,公司已有生產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技術儲備,但由于六氟磷酸鈉供應體系遠不如六氟磷酸鋰成熟,以及鈉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較鋰電池仍有較大的差距等原因,鈉離子電池電解液應用范圍有限。預計未來3-5年不會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公司目前主要是送樣試樣階段。
3月30日,寧德時代(300750)入選美國《時代》周刊(TIME)“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榜單?!稌r代》周刊認為,寧德時代革命性地推出了鈉離子電池,并將于2023年形成基本產業鏈。25日,寧德時代關聯公司邦普循環新增多條鈉離子電池相關專利信息,涉及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制備方法,綜合回收方法等。
3月29日,容百科技(688005)表示,公司積極開展鈉離子電池錳鐵普魯士白及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技術迭代與產線建設,預計2022年實現噸級產出,2023年百噸級規模產出。
3月29日,中偉股份(300919)表示,公司除現有的鎳系、鈷系技術路線,也在積極布局磷鐵系、錳系以及鈉系技術路線。
3月24日,三峽能源(600905)表示,與中科海鈉等合作建設全球首條鈉離子電池規?;慨a線正在有序建設中,預計將于2022年正式投產。
3月7日,*ST猛獅(002684)表示,除重點項目之外,公司計劃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鈉離子電池技術、固液三元鋰電池、高電壓電解液技術等的開發。
3月4日,華陽股份(600348)表示,目前鈉離子電池項目按計劃正常推進,公司開工建設的電芯項目與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一期工程規模相匹配,pack電池生產線也按照材料一期規模建設,鈉離子pack電池生產線預計將于3季度末投產。
除了上述企業,目前鵬輝能源、振華新材、道氏技術、長遠鋰科、四川長虹、中國長城、山東章鼓、格林美、震??萍?、鼎勝新材、浙江醫藥、立中集團、翔豐華、永太科技等公司也在積極布局鈉離子電池領域技術。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鈉離子電池、模塊化換電等取得積極進展。
另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測算,考慮到鈉離子電池各潛在應用場景對電池的需求量,理論上在100%滲透的情況下,鈉離子電池2026年的市場空間可達到369.5GWh,理論市場規?;驅⑦_到1500億元。同時,EVTank預計,鈉離子電池實現產業化發展將在2025年之后。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不可否認,現階段,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面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配套產業鏈等難題,但上述入局企業代表現在積極探索發展,突破“卡脖子”難題,搶先布局電池下一個風口,或許是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