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業務:2012年,公司電池材料的營收規模高達16.78億元,是國內唯一一家電池材料營收超10億元的公司。公司電池材料的總產銷規模已經達到1.7萬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液等產品的銷售規模均穩居行業前三。2013年,公司負極新材料“中間相碳微球”有望對業績帶來實質貢獻;電解液業務的利潤率仍有望保持在較好水平;正極材料業務也有望繼續好轉。公司鋰電業務的競爭實力和發展潛力繼續值得看好。
服裝業務:受行業不利形勢影響,公司服裝業務在2012年僅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50萬元,同比大降85.60%。具體看原創杉杉品牌業務的表現還不錯,但是多品牌業務“失血過多”。2013年,分析師認為國內服裝行業的形勢將有所復蘇。同時公司多品牌服裝業務的戰略調整也有望完成,因此公司服裝業務觸底反彈可期。
投資業務:公司的投資業務無需多說,分析師認為其意義除了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投資收益外,還為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資金后盾。2013年,公司子公司在香港新開展的融資租賃業務有望給投資業務帶來新的業績增長動力。
預計公司2013、2014和2015年的EPS分別為0.48、0.64和0.83元,市盈率在26倍左右。目前整個電池概念股的動態PE平均值高達40倍,明顯高于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對公司在電池材料領域的競爭實力,分析師認為公司被相對低估,因此分析師維持對公司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
風險:市場的系統風險,多品牌服裝業務轉型不順和鋰電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需要關注。此外本報告的完成和實際調研有一定間隔,雖已和公司做過近況溝通,但和實地溝通仍可能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