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產品附加值高、應用范圍廣、發展前景好等特點,其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青島市新材料企業加大科研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為推動青島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這種內含納米孔的隔膜,能夠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轉移。隔膜的性能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等特性。以前,其制造技術被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壟斷,國內只能依靠進口設備來生產,成本非常高。去年以來,青島中科華聯科技公司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制造技術的基礎上,組織高分子、機械、信息化三個團隊,對隔膜的配方、工藝以及設備控制進行攻關,生產出國內首條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濕法鋰電池隔膜生產線。
氮化物晶片作為LED外延片的襯底材料,是LED光電半導體產業鏈的源頭。在這種半導體襯底晶片上做出的器件,可以應用到醫療內窺、汽車引擎、鉆井鉆頭等超高溫領域。目前,在美國生產這種晶片需要兩臺設備,并且步驟繁瑣。作為“國家千人計劃”人才之一的莊德津,帶領團隊利用三年多時間,對氮化鎵半導體襯底晶片進行研發,僅用自主創造的一臺設備就實現了量產,成本降低的同時,性能更加優異。
目前,青島市新材料產業在企業數量上已初具規模,在產業結構上更加優化。其中,明月海藻、博益特等紛紛從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殼聚糖醫用敷料;青紡聯集團從天然棉籽短絨毛中提煉出具有良好光澤、透氣性、舒適性和綠色環保等特點的銅氨纖維;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發出填補國內合成橡膠領域空白的順式異戊橡膠和世界領先的反式異戊橡膠,并且都已經進入到產業化階段。
十二五期間,青島市將依托在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等領域的優勢,重點引進碳纖維、高強合金及超導金屬材料等產業,提升新材料產業規模和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