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關鍵詞為“氫能”的現存企業2221家。十年來注冊量逐年增長,2021年增速加快,上半年注冊339家,同比增長89%。

氫能

8月20日,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關鍵詞為“氫能”的現存企業2221家。十年來注冊量逐年增長,2021年增速加快,上半年注冊339家,同比增長89%。

燃料電池,加氫站,氫能

2011年以來的十年之間,氫能企業注冊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20年的注冊量達到了十年之最,共計477家,同比增長14.6%。

氫能企業注冊量

從季度上來看,2021年上半年共注冊氫能企業339家,同比增長89%,呈現出飛速增長趨勢。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注冊相關企業143家和196家。

燃料電池,加氫站,氫能

從注冊資本來看,氫能企業的注冊資本規模普遍偏大,1000-3000萬元和5000萬元以上的均占比高達29%,100-500萬元的占比約14%。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的氫能企業數量遙遙領先,共計382家。江蘇、山東分別以180家和174家排在前三名。河北、湖北、浙江等省的氫能企業均超過100家。

從城市上來看,深圳、北京和上海排在第一梯隊,分別有氫能企業194家、131家和128家。蘇州、武漢以及張家口的氫能企業均超過50家。

另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7月份,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輛和196輛,同比分別增長3.6倍和48倍;1-7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64輛和675輛,同比分別增長48.5%和47.7%。

此外,近日,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加氫站建設與運營行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累計建成118座加氫站,在建/擬建為167座。超額完成《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的“到2020年,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的目標。其中,建成的加氫站已投入運營101座,待運營17座,投用比例超過85%。

氫能企業注冊量、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加氫站數據增長的背后,是政策的持續發力。

8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通知提出,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重大示范工程為依托,2023年前,實現氫能技術創新“從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減少碳排放100萬噸。

2025年前,具備氫能產業規?;茝V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形成氫能產業關鍵部件與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建成3-4家國際一流的產業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除了北京,此前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多省也發布了相關方案或規劃。

國泰君安近日發布研報分析稱,氫能源行業有望在政策的支持下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氫能源汽車保有量未來五年有望實現十倍增長,潛力空間巨大。我國已陸續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規劃氫能發展道路,同時對氫能源車的相應補貼力度不減。2021年3月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將氫能產業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在國家層面政策的指導下,我國38個以上省市地區已經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氫能產業的發展。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表示,自“以獎代補”政策推出以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越發受到重視,預計在國家及地方政策大力推動下,到2025年全國加氫站數量將超過1000座,到2035年全國加氫站數量將超過5000座。

電池網(微號:mybattery)主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及電池智庫(郵件直投)等全媒體平臺及資源,每日精選電池產業鏈主流新聞、信息、數據等內容,每天覆蓋國內外近百萬用戶或讀者,咨詢熱線:400-6197-660,投稿信箱:zlhz@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119@itdcw.com

燃料電池
氫能
加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