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燃料電池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系統,在國網安徽公司氫綜合利用站實現滿功率運行。

 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系統

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系統

9月29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燃料電池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系統,在國網安徽公司氫綜合利用站實現滿功率運行。經國網安徽公司組織的專家現場測試,該系統額定產氫220Nm3/h,峰值產氫達到275Nm3/h。

PEM水電解技術具有能耗低、電流密度大、產氣壓力高、設備占地面積小、抗波動性強等技術優勢,是國際上可再生能源綠色制氫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大連化物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展PEM水電解技術的研發,逐步形成了PEM水電解制氫自主知識產權體系。近年來,大連化物所在PEM制氫的高通量膜電極、薄層金屬雙極板、耐壓電解槽等方面不斷取得技術突破,開發了數代PEM制氫電解槽及系統,并通過普通技術許可等方式推進成果轉化和應用。

兆瓦級PEM水電解制氫系統的成功運行,標志著大連化物所承擔的國家電網安徽公司氫綜合利用站科技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該兆瓦級制氫系統與正在建設的兆瓦級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為大規模綠色氫能綜合利用新模式的示范奠定了技術基礎。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動力電池
燃料電池
氫能